目錄
與生活相關的心理學
在投放廣告的路上我最喜歡研究的就是心理學,除了了解競爭對手之外,更應該要深入分析的還是顧客,唯有將你的顧客心態摸透,才能夠對陣下藥。心理學中當然有非常多關於消費行為的研究,但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書籍更貼近生活,無論你是什麼樣類型的角色,都可以閱讀的一本書,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韓國首爾大學教授崔仁哲所出版的這本框架效應吧!
韓國知名獲獎心理學教授崔仁哲
想要人生更有智慧,就要聰明運用框架
崔仁哲是韓國首爾大學心理學教授,曾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系教授,暨國際學術期刊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副主編。以科學實證為基礎,探究人類與社會心理,目前正持續研究如何能夠幫助人們獲得更美好的人生與幸福。
書名:《框架效應:打破自己的認知侷限,看見問題本質,告別慣性偏誤的心理學智慧》
適讀對象:行銷人員、PM、廣告投放人員
必讀程度●●○○○
內容豐富●●○○○
閱讀難度●○○○○
讀後啟發●●●○○
這本書一共分成10個章節,我會精選我最喜歡的篇幅,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什麼是框架效應?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s)google出來的結果是:一個問題在兩種邏輯意義上相似的說法卻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用白話文說,就是我們在做許多決定的時候,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標準,往外移綜觀看其實是一樣的,但當下的抉擇卻會有所不同。框架效應包含文字給的優、缺,包裝不同的說法、起跑點的不同,都會影響最後的決策。
PART1 如何減少框架
在書的最後,我最喜歡的單元就是作者寫下我們要如何突破框架效應,以及如何運用框架效應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在看完前面不同單元的框架效應後,幾乎所有的提問都能夠讓人產生反思,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如何減少或不再有這些框架:
1/建立「意義框架」,並且將時間縮短,不再期待未來的時間來到,專注於當下的生活
2/堅持「接觸框架」,不要害怕去觸碰你的框架,任何決定都要去嘗試才知道結果
3/拋開「比較框架」
4/使用樂觀的語言
5/找出你想成為的人、在身邊放置提醒的物品
6/比起「擁有框架」更優先選擇「經驗框架」
7/具備「跟你一起框架』,和誰一起的關係會讓人生更有意義
Savoring 捕捉當下的瞬間,盡情享受當下
8/持續進行「重複框架」並且不斷地「重述框架」
PART2 每個出口,都是通往某處的入口
在執行廣告投放的時候,我們很常會陷入每個人都跟我們有著一樣想法的框架中,對於這樣的框架我推薦旅行、閱讀、看電影,而且不要只選擇自己喜歡的,偶爾選擇別人想要的,也是一種跳脫出框架的方法,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穫與寶貴的體驗,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主動提出提議的人,那麼下次不仿考慮換個方式聽聽同伴的建議,故意選擇你比較不常閱讀的書籍,會得到更多不同的視野與角度。(延伸閱讀:分析廣告競爭對手投放3大招,免費提供FB廣告興趣類別,競業的受眾怎麼找?)
PART3 時間的框架
這本書中,我最印象深刻的還有這個章節,我們都很容易在事情已經發生過後說出:你看吧!我早就知道了,但其實這真的是一句廢話,原來著個框架是因為過去與現在所造成的當前框架,唯有從現在的觀點去看才會覺得過去井然有序,就如同我們在閱讀的歷史課本一樣,每個當下都成為過去,所以我們應該更著是當下的生活勝過懷念著過去。另外對於未來的時間,通常都會加以美化,相信人類的免疫機制,不對未來感到過度的焦慮。
PART4 框架存在著不同的形式
書中提到的外科醫生故事,是我最喜歡跟人家分享的故事之一,雖然後來覺得稍微有點誤導的文字提示,不過就是這樣簡單的故事讓你發現,我們假設、前提、標準、刻板印象、單字、提問、經驗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框架,如果你要重新重塑框架(reframe) 就要先了解自己本身的這些想法,這樣才能夠重塑。
與生活相關的心理學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走不出哪個思考跟迴路,那麼這本書非常適合現在的你進行閱讀,無論是探討人類的心理或者是找到自己的出口,都是一本很適合的書。推薦給大家~
😀更多文章系列:
【讀本好書】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周品均的35堂犀利職場課 讀後心得分享
風格是一種商機: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只對員工傳授的商業思考和工作心法 讀後心得
RE:LAB 人人都能上手的資訊圖表設計術 讀後心得,行銷PM推薦書籍
【行銷企劃學】
日常免費3管道,培養電商行銷人血液,沒有經驗也可以變成電商行銷人
怎麼寄網紅合作邀約信?信件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KOL邀請信件要怎麼寫? 最重要的3點分享給你
沒有經驗也能踏進電商? 電商職位大解密,電商公司面試時不會告訴你的事